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anuary, 2025

雀鳥的動態

Image
雀鳥的動態往往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安寧程度。在多倫多大學 St. Michael College 的 Kelly Library 外,有幾張露天茶座。有一次,我有空在那裡坐了個多小時,觀察到一群麻雀在對面路旁的草地上覓食。雖然偶爾有路人經過,甚至行走在牠們覓食的草地上,非常接近牠們,但牠們只是輕輕跳開一兩步,隨即繼續覓食。整群雀鳥從未因路人經過而驚慌飛走。 我想,這並不是因為牠們太餓而忽略了旁人,雀鳥的警覺性本來就很高,通常稍有異動就會立刻飛走。牠們之所以如此淡定,可能是因為那一帶相對安寧,雀鳥習慣了不被打擾的環境,才會如此放心地覓食。這樣的情景展現了一種難得的人與雀鳥和平共處的和諧畫面。 牠們覓食了一段時間後,在周圍再沒有路人經過的情況下,忽然整群雀鳥朝同一方向一起飛走了。不久後,又有幾隻飛回來,停在我這邊的樹上。過了一會兒,我注意到有些雀鳥再次飛到對面的草地上,而那裡早已經有幾隻雀鳥在覓食。這讓我猜測,牠們可能是看到同伴正在那裡活動,所以被吸引過去,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埋堆」現象。麻雀本來就是群居性強的鳥類,牠們之間的互動極具趣味。 有趣的是,牠們為什麼會在某個時間點突然一起飛走?這種默契看似無聲無息,卻充滿智慧。或許,牠們之間存在一種微妙的非語言溝通,比如某種動作、聲音或外界刺激,能讓牠們瞬間達成一致行動。這樣的現象,既顯示了雀鳥作為群體生物的本能,也啟發我們更加留意自然界中這些小小生物的行為模式與群體智慧。

最被遺忘的一群

Image
可能你會覺得很無聊,城市動物學居然還要拍攝酒家裡的海鮮照片?但其實,只要是在城市之內,是動物,都應該受到我們的關注。酒家內一缸一缸的海鮮,看似平凡,但這些水族缸本身也是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問題在於,又有誰真正關心過牠們的居住環境? 或許我們會這樣想:牠們早晚都會被烹調,既然注定要成為餐桌上的一道菜,又何必理會牠們的生活環境?但這種想法,恰恰使牠們被我們視作「它們」,成為無生命的東西,失去了作為被造物的價值和尊嚴。 這讓我想起主耶穌的話:「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太 6:30)。如果連短暫的野草都能受到神的眷顧,那麼,水缸裡的魚蝦蟹等活物,豈不更值得我們去多一份關注?或者我們應學習去問:「缸裡的魚蝦蟹等等今天還在, 明天就給烹調了, 我們還給牠們怎樣的生活環境, 像上帝珍惜每一個祂的創造一樣,對牠們也懷抱一份敬意?」 或許我們無法改變牠們的命運,但至少,我們可以在牠們的有限生命中,為牠們的生存環境付出更多關心,這不僅是對牠們的尊重,也是對上帝創造的尊崇與回應。

臺北之旅

Image
這次到台北,剛好碰上市政府大樓外舉行的「熊抱世界」嘉年華。活動現場設置了上百個攤位,主要圍繞動物保護的主題。有介紹蝙蝠的攤位、流浪貓狗的攤位,還有專注於烏龜、葵鼠、黑熊等動物的攤位。也讓我知道有不法商人竟然使用貓皮和狗皮來製成商品,令人痛心。 活動現場非常熱鬧,許多參與者牽著自己的狗一起來參觀。不僅如此,現場還有很多與動物保護相關的書籍展出,甚至有作者親臨分享自己的研究與經歷。我特地買了一本關於拯救黑熊的書,內容發人深省,也啟發我更加關注這些瀕危動物的處境。 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現場有不少攤位由年輕人,甚至國中生主持。他們年紀輕輕就投入動物保育的行列,充滿熱情與創意,讓我深感年輕人是未來保育工作的中堅力量。這樣的活動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實踐的平台,也讓更多人看見年輕一代在環境保護中的潛力。這樣的努力,應該被鼓勵與支持,並進一步培養他們成為保育的領導者。 我真心希望,多倫多將來也能舉辦類似的嘉年華活動。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提高市民對動物保護的關注,也能促進不同年齡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環境保護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動物足印學

Image
不要以為冬天就無法研究城市動物。其實,冬天正是觀察某些特定動物行為的好時機,尤其是那些夜行動物。在積雪的地面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牠們留下的足印,這些足印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研究的線索。透過仔細觀察和分析動物的足印形狀、步伐距離、行走路線及其活動範圍,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牠們的多樣性和夜間的生活方式。 這項研究可以被稱為「動物足印學」,是城市動物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不僅能幫助我們識別不同物種的活動習性,還能揭示牠們如何適應城市環境。例如,透過分析足印的分布,我們可以了解某些動物如何選擇安全的道路或隱蔽的棲息地,進而學習如何更好地保護牠們。 此外,動物足印學還有助於教育和推廣生態保護意識。透過舉辦「冬季足印探索活動」,邀請城市居民一起觀察並記錄足印,既能增進人們對城市動物的了解,也能培養他們對自然的熱愛與責任感。這不僅是一種科學探索,也是與自然重新連結的契機。冬天的城市,雖然寒冷,但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充滿生命的足跡與故事。

做個「公民管家」

 Anne Innis Dagg, Smitten by Giraffe: My Life as a Citizen Scientist , 2016 去年回港探親時,我在飛機上看了一部關於加拿大動物學家 Anne Innis Dagg 的紀錄片,覺得非常有趣。今年,我閱讀了她的自傳,更深入了解她如何從1950年代開始,克服性別歧視的種種困難,投身研究當時少有人關注的動物——長頸鹿。她的學術生涯只有短短十年,於1962至1972年間穿梭於滑鐵盧大學和貴湖大學任教。 在20世紀中葉到1980年代,加拿大科學界普遍存在男權至上的思維,對女性進入教授職位持排斥態度,甚至有教授公然歧視女性的學術能力。Dagg 憑藉父母教導的勤奮精神,經過六年的努力,於1968年成為助理教授。但四年後,她因大學未與她續約而失去教職,從此轉為自由作家和生物學家。她自稱為「公民科學家」,一種「沒有大學、政府或智庫支持,也沒有商業機構資助」的身份(自傳序言,第x頁)。然而,這種身份讓她得以自由選擇研究議題。除了研究動物外,她也關注生態問題,並長期推動女性在科學領域的地位。她運用科學研究的專業精神,撰寫多種類型的文章,致力於說服學界重視女性的貢獻。 在她自傳的第七章,Dagg 討論了生態關懷,提到她曾組織過生態小組,定期討論議題(第74頁)。她還分享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大自然觀察(第75-76頁提到的 “DIY”)。定期的小組討論能幫助人們保持對大自然的熱情,而觀察自然並進行簡單的記錄,長久下來,能讓我們更了解環境的變化,甚至可能幫助自己的社區或政府作出改善。 這讓我聯想到基督教學者 Calvin B. DeWitt 在其著作 Earthwise: A Guide to Hopeful Creation Care 中提到的建議。他鼓勵我們進行自然記錄,例如:「列出半英里範圍內所有動植物的清單」(第107頁)。其用意正是提醒我們留意並珍惜身邊的自然環境。 Anne Innis Dagg 的經歷啟發我思考:如果她可以成為一位公民科學家,那麼,信徒是否也可以成為一位「公民管家」?我們是否可以更用心觀察並記錄上帝賜予我們的大自然,成為祂創造的忠實守護者?這不僅是對上帝的愛的回應,也是對祂所創造的一切的珍視與感恩。

動物森友的啟廸

Image
《動物森友會》可能是當今最熱門的電子遊戲之一。玩家在遊戲中化身為一個人類,生活在一個動物組成的村莊裡。在這個世界中,你可以無限次收採樹上的水果、釣魚,甚至擁有一個鮮花種植場,用來收採並在市場上出售。但我認為最有趣的是那些動物角色,當你走近牠們時,牠們會與你交談。雖然那些話語是程式編寫好的,但總能讓人感到一絲親切感。 “Oh, hey there, …! I haven’t seen you in ages. Sweet running into you, bro…” 這是一隻名叫 Gulliver 的雀鳥的開場白。 “Good evening, …! Today was a lovely day, wasn’t it?” 這是一隻名叫 Goldie 的狗的開場白。 如果你將自己收採的物品,比如鮮花或水果,送給牠們,牠們會顯得非常開心,並回饋你不同的獎勵。不過,牠們也會有落淚的時候。有時候,只要送些糖果或單純與牠們聊天,牠們的心便會漸漸充滿紅色愛心,當愛心完全填滿後,你便能晉升一級,獲得更多獎勵,並解鎖村莊的新地區。 有人將《動物森友會》與基督教的天堂觀作比較。但在我看來,這款遊戲更反映了人在末世中與生俱來的一種期盼。如果末世始於主耶穌復活戰勝死亡並升天後,並在等待祂再來完全得贖的日子中延續,那麼,《動物森友會》就象徵著對那一天的盼望——人與動物能夠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 從遊戲回看現實世界,總讓人感嘆人類的治理尚未達到理想境界。愛護動物、善待萬物仍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為迎接那個得贖的日子而努力。其實,城市裡仍有許多動物來來往往,像貓狗、雀鳥、松鼠等,這豈不就是《動物森友會》的現實版嗎? 至於在這現實版中,誰能真正獲得獎勵,或許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蜜蜂是城市人的鄰舍

Image
早晨在戶外用早餐,坐在露天座位上。街道旁一路種滿了花,想來必定吸引了不少蜜蜂。早餐端上來時,間中就有蜜蜂飛來,停在我的多士上或茶杯邊。我吃多士時打開了一盒士多啤梨果醬。不其然,那香甜的氣味吸引了一隻蜜蜂來採果醬。不久,便有三隻蜜蜂聚集過來!於是整個早餐時間,蜜蜂就在我身旁飛來飛去,不時在耳邊發出嗡嗡聲。但我反而覺得這種經歷非常親切,就像小狗走近我,聞我的氣味一樣。當看到一隻蜜蜂飛近我的胸膛時,我甚至感覺自己像在懷抱著蜜蜂一般。 這次經歷讓我觀察到三件有趣的事情: 蜜蜂採蜜從不「揀飲擇食」 只要是甜的、香的,即便不是花蜜,牠們也會抓住每一次機會採集。這啟發我,在生活中應該學習蜜蜂,把握任何機會,盡力而為。 城市不只是人類的居所 蜜蜂也是城市的一部分,牠們應該被視為城市人的鄰居。城市應該成為一個既能容納人類,也能容納其他生物的共生空間。 蜜蜂的高警覺性與人類的共存可能 當我離開時,輕輕搖動果醬盒,那三隻蜜蜂立刻飛開,顯示牠們的警覺性極高。這說明,只要人類採取適當的行動,尊重牠們的存在,我們與蜜蜂完全可以在城市中和平共存,彼此尊重。 這頓早餐給我帶來的不僅是味覺上的滿足,還有與自然接觸的溫馨體驗,以及對城市與生態共存的反思。

注意弱小的家園

Image
如果你在自家後院想要移走石頭或清理落葉,請別忘記,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可能正是那些弱小昆蟲的美好家園。昆蟲對人類的生活環境有益,但往往被人忽視。 「穿過一片土地,你可能只會看到一些看似平凡的東西——一堆枯葉、一塊石頭、一棵樹——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各種昆蟲物種的微型家園。從地面向上看,從土壤到樹皮,再到森林的樹冠,你會發現更多昆蟲的棲息地以及無數的物種。 如果這片土地被夷為平地,用來建造星巴克或開闢大規模的大豆種植田,大量常見的昆蟲將會死亡,甚至那些對生態環境至關重要的物種也無法倖免。」 —— Oliver Milman,《昆蟲危機》(The Insect Crisis)

永遠不要忽視你簡單的想法

 於1996年,丹麥生物學家 Anders Pape Møller 想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實驗來估算昆蟲的數量。他駕車沿著同一條道路來回行駛,每次記錄撞擊在擋風玻璃上的昆蟲數量。通過這個簡單的實驗進行超過 20 年的觀察,結果顯示昆蟲數量正在下降,且與正式實驗的結果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strongly positive correlation)。昆蟲數量的下降是一個嚴重的生態危機。 這一結果表明,我們絕不應輕視對大自然的任何一種簡單甚至看似幼稚的觀察或計算方法,因為它們往往能帶來重要的啟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城市生物學家。如果每個人都能運用自己的創造力來記錄自然界,這將匯聚成一部龐大的自然史,並有助於人類更加關注當前的生態危機。 References: 1. Andrew Van Dam, "Wait, why are there so few dead bugs on my windshield these days?"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1, 2022) 2. Anders Pape Møller, "Data from: Parallel declines in abundance of insects and insectivorous  birds in Denmark over 22 years," Dryad (2019): https://doi.org/10.5061/dryad.gq73493